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
浩瀚大洋之上,碧波万顷,两艘庞然大物破浪前行。
甲板上,数架隐身战机整齐列阵,舰岛之下,战机升降机高速运转,黑色的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。雷达屏幕上,一道道战机起飞的轨迹划破苍穹,仿佛一柄柄利刃直指远方。
在这片无垠的蓝色疆域,中国海军正悄然完成一场变革——辽宁舰、山东舰,迎来全新的舰载机编队,当歼-35隐身战机取代歼-15,航母战斗力将迎来怎样的跃升?两艘航母到底能搭载多少架?这一切,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在世界海军格局中,航母从来都是决定性力量的象征。
舰载机的数量与质量,决定着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与威慑力。过去,辽宁舰与山东舰的甲板上,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歼-15战机,这款基于俄罗斯苏-33设计的重型舰载机,强悍而威猛。
而随着隐身化战争时代的到来,歼-35横空出世,中国海军舰载机体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辽宁舰与山东舰,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代国产航母,排水量约6万吨,采用滑跃起飞方式。由于此类起飞方式的局限,舰载机无法满油满弹起飞,影响作战半径与挂载能力。
但即便如此,这两艘航母仍然是中国海军的核心战力,能够搭载约24架歼-15战斗机,以及10余架直升机,总舰载机数量约36-40架。
而歼-15的体型过于庞大,翼展宽达14.7米,机身长约21.19米,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3吨,这使得辽宁舰、山东舰的机库空间被极大压缩,舰载机的调度与维护也受到一定限制。相比之下,歼-35战机的机身更小、更精悍,长度约17.5米,翼展11.5米,最大起飞重量28吨左右,尺寸接近美军的F-35C舰载隐身战机。
这一关键性的尺寸变化,使得辽宁舰、山东舰的舰载机数量得以优化。
俄罗斯曾经进行过类似的计算——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搭载22-24架苏-33舰载机的情况下,若更换为尺寸更小的米格-29K,可以增加至30架左右。
以此类推,辽宁舰、山东舰若将歼-15全部更换为歼-35,舰载机数量理论上可提升至30架左右,比当前增加至少6架。这意味着,尽管航母本身没有扩大,战斗力却实现了近乎25%的跃升。
在实战环境中,这一增幅可能决定胜负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。
而航母舰载机的编队配置并是数量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机型的协同作战能力。
中国海军显然不会让辽宁舰、山东舰上清一色搭载歼-35,而是会采用多机种混编模式,形成更具立体作战能力的舰载机体系。未来的辽宁舰、山东舰,很可能采用“歼-35 + 歼-15T + 歼-15D”三机协同的作战模式,其中:
· 歼-35负责夺取制空权,隐身性能使其能够在敌方雷达探测范围外率先发动攻击。
· 歼-15T作为重型战机,承担对海、对地打击任务,凭借更强的挂载能力执行远程精确打击。
· 歼-15D则负责电子战与干扰任务,压制敌方雷达与通信系统,为己方战机创造作战优势。
在这样的编队模式下,辽宁舰、山东舰的舰载机数量可能调整为——12架歼-35 + 12架歼-15T + 3-4架歼-15D,合计约27-28架固定翼战机,再加上10余架各型直升机(如直-9S、直-18Y、直-20F等),总舰载机数量依然维持在40架左右,但作战能力却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这种配置使得中国航母战斗群更加多功能化,也与世界航母强国的舰载机搭配模式趋同。以美国海军为例,美军的核动力航母通常搭载F-35C、F/A-18E/F、EA-18G电子战机,形成制空、对地/对海打击、电子战支援的多机种协同作战体系。
而中国海军的歼-35、歼-15T、歼-15D,在功能划分上与美军高度相似,确保航母战斗群具备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。
未来,中国海军的舰载机体系还将进一步演进。福建舰(8万吨级)已经采用电磁弹射系统,这意味着它完全具备满油满弹起飞隐身舰载机的能力,歼-35将成为福建舰的主力战机,并可能搭载全新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空警-600,从而构建起更完善的航母战斗群。
至于第四艘国产航母,外界普遍猜测其将采用核动力,航母舰载机的搭载数量也有望进一步提升,甚至可能引入舰载无人机,形成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。
回到辽宁舰与山东舰,一场舰载机的换装变革,已经让这两艘航母焕然一新。从歼-15到歼-35,中国海军舰载机完成了从第四代战机向第五代隐身战机的跨越,而舰载机搭载数量的优化,更让航母战斗力提升了一个层级。
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在航母战斗力上向美军进一步靠拢,同时也表明——中国航母战斗群,已经步入了真正的实战化阶段。
在未来的海上竞逐中,辽宁舰、山东舰将继续在广阔的海域上巡航,守护国家的海疆。而随着歼-35战机的全面服役,中国航母舰载机的实力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这是数量的增长,更是一次质的飞跃。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